2025年春季防腐施工需结合气候特点与工程要求,综合环境控制、材料选择及工艺管理,以下是关键要点:
一、施工环境控制
温湿度管理
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0-35℃,且管道表面温度需高于露点温度5℃以上,防止冷凝水影响涂层性能。
空气湿度应低于75%,避免湿度过高导致涂层起泡或龟裂;雨天或高湿天气暂停露天作业。
通风条件
室内施工需保证良好通风,降低溶剂挥发浓度,防止中毒风险;室外作业需避开大风扬尘天气。
二、基层处理与表面处理
清洁与除锈
彻底清除管道、钢结构表面的油污、锈蚀及旧涂层,手工或机械除锈等级需达Sa2级(无可见氧化皮、锈斑残留)或St3级(显金属光泽)。
焊缝、边角需重点打磨圆滑(R≥2mm),避免涂层薄弱点。
底涂处理
清洁后4小时内涂刷无溶剂环氧底漆,复杂部位(如焊缝)需预涂,确保无漏涂。
三、材料选择与施工工艺
涂料配置与施工
聚脲涂料需按A/B组分比例机械混合,禁止添加稀释剂;环氧底漆、云铁中间漆、聚氨酯面漆需分层涂刷,总膜厚需满足设计要求(如环氧底漆80μm+面漆60μm)。
喷涂为主,辅以辊涂/刷涂,遵循“先难后易、先上后下”原则,多遍交叉喷涂确保均匀。
特殊部位处理
彩钢瓦等金属面需用船舶氧化剂除锈,底漆选用环氧或聚氨酯,主涂层采用氟碳漆等高耐候材料。
钢结构焊缝、螺栓节点需二次修补,避免漏涂。
四、质量与安全控制
涂层检测
湿膜/干膜测厚仪检测,90%测点需达标,允许10%测点不低于标准值的90%;外观检查无流挂、针孔、开裂。
安全措施
易燃涂料需防火防爆管理,施工人员穿戴防护服、防毒面具,高空作业设置安全网及防坠措施。
脚手架搭设需符合规范,连墙件、剪刀撑随进度同步设置,荷载严禁超限。
五、季节性注意事项
春季多雨防护:关注天气变化,涂层未干时覆盖防雨布,雨后检查基层含水率,必要时重新除锈。
温差管理:早春低温时段避免涂料固化不良,可选用低温固化型环氧材料。
总结:春季防腐需平衡环境适应性(温湿度、雨水)与工艺标准(除锈、涂层厚度),通过分层涂装、严格检测及动态安全管理保障工程耐久性。具体方案可参考相关施工规范。
雨中行防腐文摘ai文件改编。